随着今年新一轮近2亿元融资完成,国内卫星通信“隐形冠军”控维通信估值已超10亿元。早在6年前就认准了这只“潜力股”的麒麟创投所持股份再次“膨胀”增值,早期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对应的股权价值足足翻了十倍。
像这样“含金量”极高的投资案例,在南京麒麟科创园还有很多。近年来,南京麒麟科创园将国资基金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工具,通过“投早、投小、投科技”、招投联动的战略布局,逐步构建起覆盖“种子—幼苗—参天大树”的企业全生命周期股权投资体系。园区依托总规模10亿元的引导基金及16只合作子基金,累计投资80余个硬科技项目,所投企业总估值近450亿元,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就有控维通信、景曜智能、方寸知微、大普微电子、清微智能、中科晶上等多家。
用好用活国资,投出“新质麒麟”,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目前,麒麟科创园用基金铺路,充分释放中科系等高端创新资源带动作用,在智能制造、低空经济、AI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形成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这一实践初步探索出本园区特色的金融赋能科创新范式,也擦亮了硬科技聚焦、全链条服务的麒麟品牌。
呵护好“种子选手”
麒麟科创园是南京市乃至全省不多的以重大原始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园区。作为院省合作共建麒麟科技城所在地,园区肩负着打造中国科学院南京区域创新高地的重任。近年来,中国科学院7家研究所在此密集设立8家创新研究院,园区已是北京中关村之外“中科系”资源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为落实国家和省市战略,通过政府投资基金引导长期资本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于2017年成立麒麟创投公司,作为园区核心投融资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结合“中科系”集聚、科技成果密集的特点,园区强调重点投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关键领域,对尚处于“萌芽期”但具有竞争优势的优质项目、潜力巨大但未引起关注的“种子型选手”给予更多耐心。
“中科系”孵化企业中科方寸知微,便是园区“投早、投小”的一个典型成果。该团队脱胎于“国家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2020年成立初期面临科技型中小企业共性难题——有形资产少、研发投入周期长、应用场景空白。麒麟创投作为直投机构,当时即提供2000万元战略投资,资金直接用于核心技术“轻量化AI”的研发与产品化,帮助团队度过最艰难的两年创业期,避免因资金短缺导致技术研发停滞。两年后,团队开发出自带大脑的自适应巡航无人机,核心技术拿到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如今产品已成为20多个省电网公司的行业标杆。
早期资金注入不仅支持了这家企业的技术转化,还起到了信用背书作用,帮助企业获得多家知名机构上亿元股权、债权融资,使其一时间成为各路资本的“宠儿”。与此同时,国资平台发挥资源整合能力,推动其融入园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开放智慧园区、低空测试等场景,为产品迭代提供真实场景验证服务,还牵线促成与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对接,帮助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2024年,方寸知微营业收入已突破亿元,进入盈利增长期并完成数亿元融资;今年10月,公司获南凌科技近亿元投资,麒麟创投所持股权部分转让,实现国有资本良性退出,达成企业成长与资本增值的双赢。
培育好“参天大树”
如同硬科技研发的漫长过程,耐心资本也一样,只要方向对了,剩下的就是坚守“长坡厚雪”。
凭借先进的卫星通信技术保障央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着陆,重量仅6.5公斤的全自动卫星便携站入选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首台(套)装备……今年以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控维通信喜讯不断。2019年,这家公司刚成立两年时便被麒麟创投相中,给予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这笔资金直接用于“蓝鲸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帮助企业突破实验室技术到市场化产品的转化瓶颈。如今,这家企业已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内极少数能同时研制应急通信、卫星互联网、卫星物联网三大完整系统的厂商,在国内高通量终端市场占有率数一数二。
园区并非投后即离场,而是以耐心资本角色陪伴企业长成“大树”。控维通信是麒麟创投重点布局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的核心环节。园区通过自身投资矩阵,为其对接上游芯片企业中科晶上、中游无人协同数据链研发企业瀚海伏羲、聚变航天,以及下游应急消防等应用客户等,达成国产芯片研发、低空通信等方面技术合作和产品采购意向,并拓展无人机巡检、工业智能装备等应用场景,帮助企业快速打开市场。公司去年完成合同额近3亿元,今年目标合同额超5亿元。
国资“掌舵”,护航企业从“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作为长期资本助力企业价值跃升,既为园区培育了先进存储领域的标杆企业,也为国有资本服务科技创新探索了可复制的路径。
目前,麒麟科创园以麒麟创投为投资主体,先后与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五星控股集团、新流域资本、金雨茂物资本等合作设立15只子基金,总规模约40亿元,参股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02家,直接或间接投资上市公司近20家,累计为园区推荐项目信息300余家,总计引入园区项目数量超50家,成为“资本招商”的重要桥梁。
营造好“雨林生态”
创投的价值不止于“给钱”,更在于全维度“赋能”。这背后,是园区国资平台深耕产业的独特视角与长远布局。
瀚海伏羲作为低空经济赛道的潜力标杆,专注于无人集群核心技术。2022年,麒麟创投以200万元投资获得其2.4%股权,成功将企业招引入园。在园区生态赋能下,企业快速融入低空经济产业集群:与控维通信共享通信导航数据,与方寸知微合作优化无人机巡检算法,共同筑牢低空经济安全底座;与南京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联合成立新公司,成功拓展交通行业应用场景,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远超同行业初创企业。去年,该公司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年收入达8000万元,眼下即将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按投后估值计算,麒麟创投所持股权三年即快速增值约7倍。
围绕什么产业投?投什么样的项目?麒麟科创园有着清晰的布局逻辑:聚焦园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低空经济、低碳新能源、数字新基建等五大主导产业,坚守“投早、投小、投科技、投产业、投团队、投未来、投方式(跟投为主、领投为辅)”的“七个侧重”。
投资阶段上,深耕早期项目是核心策略。硬科技发展离不开时间沉淀,据统计,在麒麟创投在管的60多家科技投资项目中,早期项目(种子轮、天使轮、A轮)占比达47%,中期项目(B轮、C轮)占比39%。这种“早中期为主、后期为辅”的结构,既彰显了对硬科技“长期主义”的坚守,也为园区培育了源源不断的产业新生力量。产业矩阵上,实现从基础层到应用层的全链条覆盖。每个主导产业均构建起“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完整生态:
人工智能领域,上游布局光子算数(芯片)、大普微(先进存储),中游覆盖南栖仙策(算法)、华青领创(AI工具),下游落地景曜智能(智能巡检)、方寸知微(电力巡检),累计投资15家企业;
智能制造领域,上游有中科硅纪(传感器)、蔚空微纳(关键部件),中游有宁庆空天装备(数控机床)、同尔电子(智慧工厂),下游有李德视觉(智能质检)、谦视智能(半导体检测设备),形成9家企业组成的产业链闭环。
着眼于营造热带森林般的繁茂产业生态,麒麟创投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融资+招商+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近年累计帮助服务企业获得社会资本投资约35亿元。麒麟创投2024年投资项目中,一年内发生再融资的比例近45%,其中发生两次再融资的比例近18%。近三年通过资本招商累计引入企业230余家,园区去年入选南京市紫金山英才计划的4家企业均为园区参股投资,其中2家获得全市最高等次(占获奖总数量的2/3)。麒麟创投荣获2022年度南京金融业助推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功单位。
当下,麒麟科创园正全力冲刺全年任务目标,吹响决战决胜“十四五”收官战的冲锋号。麒麟创投也正加快推进设立首期规模1.5亿元的园区成果转化基金,以期发挥中科(南京)智汇工场吸引中科系资源的优势,当好成果转化、资本招商、产业培育的助推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注入“金融活水”。
苏公网安备 32010502010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