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南京国际博览中心6号馆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在这里举办,今年大会首次设立“新招引企业专区”。宝马诚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节能大数据有限公司、南京星辰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出门问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驭新智能底盘系统(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近年来在宁落户、发展的企业抛出橄榄枝,200多个岗位虚席以待。
据了解,参加此次招聘的418家四大攻坚等重点产业企业中,百余家企业在宁均有新增投资项目,涵盖“4+6”制造业重点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招聘现场热度高涨,不到两小时收200份简历
上午10时,大会才启动一小时,中节能大数据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李凯的面前已有不少简历。“我们期待有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共同为数字驱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他表示,除南大、南理工、南信大等本地高校学生,还有来自新加坡等海外高校的毕业生投来简历。
“公司选择落地南京,原因之一是本地科教资源丰富。”李凯指着一位本地高校学生简历上的项目经历说,“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参与绿色化、数字化项目,让我们能快速组建技术‘梦之队’,让企业‘跑起来’。”
“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已经收到约200份简历,其中很多都有留学背景。”隔壁展位上,宝马诚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梁宗泰一边查看简历,一边在微信群中向董事会其他成员分享现场招聘的热度。此次参会,公司带来近50个岗位,希望寻求具备国际化视野、良好语言能力且能将信息技术专业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技术人才。
宝马先后在宁布局落地宝马领悦、宝马诚迈等企业,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前身为领悦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2021年设立至今,员工规模已较设立初期增长超4倍,会聚600多名具备全球视野的数字化专业人才,技术栈涵盖AI、Java、SAP、云平台、大数据等核心领域。宝马诚迈同样成立于2021年,目前拥有近700名工程师,专注研发下一代信息娱乐平台、AI智能个人助理、导航解决方案、自动驾驶等。
南京星辰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林同样忙得不亦乐乎。展台前,一位求职者刚起身,另一位马上迫不及待地递上自己的简历。“除了南京本地的,还有上海、马鞍山、徐州、合肥等周边地区的求职者。”他说。
驭新智能底盘系统(南京)有限公司行政综管徐霄旸也已经收到100多份简历,底盘试验工程师、制动算法工程师两个岗位是求职者的热门选项,“我们目前有40多人,年底预计将扩招到70人。”
名企落子南京,优质岗位就在“家门口”
近年来,达索、宝马、法巴银行、LG新能源等一批知名外资,欣旺达新能源动力电池、T3科技平台、中兴通讯研发生产中心、美埃高端装备、华天集成电路封测基地等一批规模项目,汇川技术装备、芯爱集成电路、讯联液压制造基地等一批制造业链主,华润数科华东总部暨研发中心、中国电建华东总部、荣耀软件研发总部、极星科技中国区总部、中节能大数据公司等一批高能级总部相继落地,让南京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区域经济保持活力和潜力的发展秘诀。新招引企业扎根南京,借力人才资源拓展业务的同时,也为有志青年提供了与技术同步、与产业共进、与城市共赢的成长空间。人才看好城市前景,工作生活也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如今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纷纷落地南京,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发展空间。”南京财经大学经济统计专业大四学生黄佳佳说,“不用‘孔雀东南飞’,在‘家门口’也能找到理想工作。”
从事生态环境领域大数据服务的中节能、宝马在中国最大的数字汽车软件研发中心宝马诚迈、聚焦卫星推进系统研制项目的星辰空间、专注人工智能的出门问问……新招引企业提供的不仅是岗位,更是一条参与构建未来产业链的快车道,吸引大量外来优秀人才带着技术、经验和视野来到南京,“反哺”产业发展。
在纽约大学综合设计与媒体专业读研究生的孙明慧专程从北京赶到现场,“我看到‘新招引企业专区’有很多优质企业,机会难得。”
“南京的人才环境每年都在变得更好,对各地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梁宗泰自称是一名“新宁漂”。宝马诚迈在南京成立后,他从上海来到南京,“除了依托南京得天独厚的人才储备,公司也有很多像我一样来自北京、上海或者国外留学归来的人才。我们一直都很享受南京人才环境带来的优势,德国董事会也多次肯定当初将公司放在南京的决策。”
高薪纳才背后,发展有信心有决心
AI人工智能总监,年薪30万元—70万元;标定工程师,年薪25万元—40万元;数字化产品事业部负责人,30万元—60万元;算法工程师、大模型训练工程师,年薪20万元—30万元……
“投资南京就是投资未来。”企业敢于招人,尤其是高成本招聘高端人才,根本源于业务扩张的信心与决心。
作为空间推进系统方面的主力供应商,今年5月南迁后的星辰空间,将形成推进系统的装配总成、测试试验的智能化生产线,年产能突破1000套,年产值突破10亿元。此刻,他们对未来发展“摩拳擦掌”。
“一方面我们需要新产品研发工程师,另外,我们进行产品批生产,需要现场工艺师、设计师和一线装配人员、检测人员、调试实验人员等。”张林说,“目前,我们的厂房正在装修,预计10月份将装修完,年底达产,所以目前招聘的这些人员都是我们急需进入工作岗位的。”
“我们有好多要干的事!”今年2月,中节能大数据总部项目开工仪式上,中节能大数据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永华说,企业未来将建设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和可信数据空间、拓展“长江云”和“零碳云”功能,挖掘高价值场景、训练行业大模型,全力打造国内最大的绿色低碳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发展已经远超预期。”梁宗泰说,得益于南京的人才储备和发展环境,宝马诚迈作为宝马在华最大数字汽车软件研发中心,以“南京速度”屡获德国总部认可,“过去4年公司年增超150人,全部投入核心产品开发,这样的增长在跨国企业中尤为显著。”
信心,源于南京让项目落地的速度与温度。
中节能大数据有限公司的快速注册和启动招聘就是一个缩影。自去年集团与南京市签署战略协议后,市、区两级通力协作,为企业提供了从载体选址、人才安居到政策扶持全链条保障,让项目跑出“加速度”。
法资企业达索系统的体验则更具代表性。从项目初期的“专班跟进”,到签约后的“一站式”注册,再到推动其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南京提供的远不只是政策优惠,更是一个解决“发展与扎根后顾之忧”的生态系统。
完善的产业配套、日益活跃的创新生态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赋予南京持久的城市活力和投资吸引力。新落户企业带来的新技术、新产业生态和成熟优质的合作伙伴资源,也将助力高端智力与创新要素向南京集聚,推动所在产业链实现量质齐升,为南京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强劲动能。